精鹰故事丨从出书到开发在线教育,莫叔一直沉浸在影视技术研发的世界里_精鹰传媒集团
当前位置: 主页 > 精鹰新闻 > 精鹰故事 >
精鹰故事丨从出书到开发在线教育,莫叔一直沉浸在影视技术研发的世界里
发布日期:2016-05-16 09:16
  
截至昨天,《精鹰课堂》已经推出十期了。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精鹰课堂》作者——精鹰传媒联合创始人之一、现任影视制作总监莫立,人称“莫叔”。


在听说《精鹰故事》要采访他时,莫叔给小编的第一回复是“我能不能给你写个稿?就不用面谈了”。呵呵,大家从这件小事中,是不是已经看出我们的莫叔不善言辞了?

没错,在公司,这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人,每天不是在电脑前剪片子,就是埋头搞他的技术研发,精鹰传媒很多专利背后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汗水。



同时,由他主导的《精鹰课堂》系列图书,目前已经出版14本,成为各大影视制作爱好者最钟爱的教材。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莫叔与公司的那些故事。偷偷告诉大家,虽然被称“莫叔”,但莫立年龄并不算大,货真价实的80后哦。

 
精鹰故事
听说你原本是在省台工作的,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和王总(精鹰传媒董事长王建章,即“阿虎”)一起白手创业呢?
 
2004年,我毕业后在省台实习,当时我们老师在做一个比较大的项目,就一个电话把我召回了他的工作室。后来才知道,是阿虎向老师推荐了我。
本来,我们老师是准备推荐阿虎和另外一个同学去一家市级电视台的,或许是因为我和阿虎自大学时期起无论是在交流上,还是工作上,默契度都更高一些,机缘让我和他一起进了那家市级电视台。
当时也是因为两个人各有所长,合作默契,才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才有了后来的精鹰动画工作室和精鹰广告公司,以及今天的精鹰传媒。
 
莫立
 
 
精鹰故事
所谓合伙创业,与合伙人的默契是非常重要,你所说的与王总默契度很高是怎么形成的?
 
在大学期间,我和阿虎是同班同学,当时我们俩都属于比较腼腆的那种,我平时热爱专研专业技术学习,他在网络上有所公关,曾是多个大型CG类网站的版主,在当时的行业里小有名气。
大学,我们不在同一个宿舍,作为我们这个专业,平时会有很多作业(片子)要做,有次我到阿虎宿舍去找他,当时整个宿舍硝烟弥漫,游戏吆喝声此起彼伏,只有他一个人在专心地做片子。当时,我就想,难得找到知音啊,就这样,我们在学术上的交流慢慢多了起来。
从那时候起,我们就一起配合做老师给的一些项目了包括毕业不久我们合作编写的国内第一本电视包装技术图书。在往后的配合中,越来越多发现他在项目决策、规划上更有敏锐的眼光,这也是精鹰传媒能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莫立
 
 
精鹰故事
精鹰故事:从公司成立起,您就在做技术方面的工作,与十年前相比,您觉得自己在工作中有哪些改变?
 
在公司担任过什么职务,我自己也记不清,但的确一直都跟技术有关,公司哪里需要技术的支持,我都会义不容辞。
大家都知道,玩技术的人如果钻研技术太久了,就会容易沉浸到个人的技术世界中,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这一点是我体会最深的。从最初自己一个人做,到后来随着公司的壮大,必须逼着自己去带领下面的人来完成更多更重要的项目。同为技术人员,如今的我在实践中学会了从大局出发,合理分配资源,大家协调合作,让团队更高效地完成项目。
同时,从事技术的人还经常碰到一些困扰,例如自己费心费力开发的技术,就因为客户的一句话,可能就要推倒重来,这时候难免会产生情绪问题。作为一个管理者,个人情绪不仅会影响到工作质量,还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所以必须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与状态。
 
莫立
 
 
精鹰故事
在外界看来,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往往会没日没夜趴在电脑前搞研究,现实情况是这样吗?有没有实际案例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
 
每一次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创新。在碰到项目中的重要技术难以解决的时候,就会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如何攻破它,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煎熬的过程。
记得曾经在服务广东南方综艺频道的专题项目时,客户给我们的时间非常短,只有一天,要完成近10分钟的片子,其中三位部分差不多就占一半,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时候,我就开始提前规划所有需要动画制作部分的内容,做出一些标准通用动画演绎元素,分配给下面两个制作人员同步进行;再利用白天时间把一些重要的、难度高的技术研究出来,晚上几个人全力配合进入作战模式;我来把控片子的精髓部分,再由他们进行合成处理,这样便在按时完成大量制作的同时,还保证了片子质量。
清晰记得,那次我们奋战到早上,并按时把片子交给了客户,客户给予了我们热烈的掌声。其实整个过程中,压力最大的是白天的技术研究部分,它比熬夜更煎熬,但这又是最关键的部分。
 
莫立
 
 
精鹰故事
《精鹰课堂》系列图书现在已经出版14本了,当时是怎么萌生出书的想法的?
 
公司的《精鹰课堂》系列图书一直在研发中,最初就是想将公司的一些精品案例整理成册,作经验的分享。但在实际的研发过程中,我们又将这一想法进行了细化和规范,目的是让《精鹰课堂》面向更多读者,让更多的读者能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当然,这样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后续还会开发在线教育,通过网络平台的推广,让精鹰传媒的更多专业技术、行业经验分享给大家,同时为公司培养出更多的后备储蓄力量,更好地服务未来的精鹰传媒。
 
莫立
 
 
精鹰故事
创业最初,你们对公司是如何规划的?如今站在新的起点,对精鹰传媒的未来有何期待?
 
最初的创业想法,是要成为广东这边最牛的影视包装团队。因为在当时,影视包装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的北京、上海地区,高手也都集中在那边,广东并没有很突出的公司。
当时怎么都没想到,公司未来有一天能在新三板挂牌,还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影视行业有这样的拓展与影响力,的确没有想到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
现在,公司已经进入了一个更高速的发展时期,和最初几个人成立的公司相比,其实每个阶段都是具有挑战性的,只是挑战的目的不同,最初是为了寻求、建立自己的市场地位,如今是为了稳固、拓展更大的时间空间。因此,接下来的精鹰传媒,需要拿出与时俱进的创业思维、延续创业初的拼搏精神,挑战更多的可能!
 
莫立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