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过去了,由精鹰传媒撰写的《精鹰“那个时候就一台电脑,阿虎白天用,我晚上用,俩人轮流干了一年,终于把书写成了”。
2005年,精鹰传媒创始人王建章与莫立出了一本名叫《3ds Max+After Effects电视栏目包装风暴》的书,而这也是国内第一本电视包装技术类的书籍,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响。课堂》系列图书已经出版了14本,成为各高校和众多影视技术爱好者的教材。此外,我们还陆续推出了百台巡讲、百校巡讲等系列教育项目。
现如今,精鹰传媒在影视人才教育培训方面又有了新的动作,拟推出一个在线教育平台,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多地在项目实操中锻炼学员的技术能力。
说起出书的事情,首先要从王建章与莫立的大学时代讲起。大学期间,前者曾是多个大型CG(计算机动画)类网站的版主,发布的教程经常引发网友热议,因此在当时的行业里小有名气;后者则热爱专研专业技术学习,对三维动画技术研发情有独钟。
“在后来的出书过程中,我们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个方向来分工的,阿虎负责文字资料部分,我就负责技术方面。”莫立告诉我们,最初,出书的想法是阿虎(王建章)提出的,当时他还挺吃惊的,但静心一想“咦,可以啊”。于是,他们在简单商量过后,就把这一想法告诉了他们的老师。
“我们老师的想法通常都比较前卫,在行业内也有丰富的经验,我们觉得他肯定会支持这件事。”但没想到的是,这位老师并不支持,反而觉得他们是在开玩笑,不切实际。“我们前后2次找老师帮忙,都被他拒绝了。后来阿虎提出我们自己干,不信就搞不出来。”现在再说起这段经历,莫立笑着说“不可否认,当时有赌气的心理”。
真正开始写的时间是2004年,当时王建章和莫立已经进入湘潭电视台工作。“我们虽然隶属不同部门,但是在一个办公室干活,而且共用一台电脑,全部的写书过程都是在这台电脑上完成的”。
莫立向我们介绍说,当时在电视台的工作量并不是很大,基本上一两天就可以完成一周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实施分工,一台电脑两人轮流用,王建章用白天,莫立用晚上。“我记得,那台电脑是台里新买的,各种配置都比较高,很耐用。”莫立打趣说。
如果说当初提出要写书,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但真正写起来,他们发现远比想象中要难得多。“不是说你有技术就一定能写出来,一本书需要统筹的内容还蛮多的,越写越难写,非常需要毅力。”就这样,两人互相支持,终于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
2005年,《3ds Max+After Effects电视栏目包装风暴》正式出版。作为国内第一本电视包装技术书籍,“销量非常好,后来我们还有加印。”莫立表示,后来在与同行或同事交流时,他发现很多人都曾看过这本书,还有部分同事正是因为这本书才决定加入公司的。说起这些,莫立的脸上泛起了骄傲的笑容。
自《3ds Max+After Effects电视栏目包装风暴》之后,由王建章、莫立合写的第二本电视包装技术书籍于2012年出版。相比第一本,莫立对第二本更为满意,“因为里面的案例都是根据公司真实项目进行改编的,实战性非常强”。
有了以上两次写书的经历,后面的书籍写作越来越顺,从最初的一年写1本,到后来一年写4本,再到现在平均每年出版6本。截止到目前,由精鹰传媒编写的系列图书教材《精鹰课堂》共出版14本,这套教材汇聚了公司多年来的创作成果,从创作思路到各项技术软件的运用,从制作技巧的探索到项目的完整流程,我们以真实案例为参考,帮助影视制作师们解开心中的困惑,让他们在技术钻研、技艺提升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定更踏实。
去年10月,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员动漫专业的师生到精鹰传媒参观学习,其领队欧阳老师就对公司总部展示的这些书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些书在行业内非常畅销,没想到就是你们编写的呀!”她说。
今年6月,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动画系系主任骆哲带队来公司洽谈校企合作事宜时也曾表示,《精鹰课堂》曾被他们学校当过教材,“质量真的不错”。
其实,自2005年起,精鹰传媒在影视人才教育培训方面一直不遗余力,在编写《精鹰课堂》系列图书的过程中,公司还陆续启动了百台巡讲和百校巡讲的项目,将公司的实战经验与案例与各地电视台及各高校进行分享互动,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今年,我们又会有新动作,计划推出一个专门针对影视人才的在线教育平台,现在正处于网站内容制作阶段,预计近期就可上线运行。”在采访中,莫立向我们这样透露到。
该平台包括精鹰课堂、培训课堂、名师讲堂、公开课堂、直播课堂、图书教材、VIP专区等七大内容版块,涵盖三维特效、电视包装、影视特效、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动漫绘制等10多个科目,上百门课程。
“平台以精鹰传媒的原创教学内容为主,辅以国内外名家的教学,并为学员提供参与实操项目的机会,可实现边学边做,而非局限于理论教学。”根据预测,这平台三年后可覆盖全国数万以上学员用户,成为行业内的教育品牌代表。
“有个老师要过来,我们的采访还需要多久?”正在我们聊着上面所说的教育平台时,莫立的手机响了,接完电话他这样对我们说。
原来,是广东某高校一位老师要过来公司,洽谈校企合作培育影视人才的事情。莫立表示,精鹰传媒在线教育平台未来计划与全国各高校合作,将学校教学与在校教学进行结合,最终达到教好学生的目的。
在过去的十年里,因为工作的关系,莫立与众多高校打过交道。他认为,目前一些高校在影视教学方面就像打游击战,社会上流行什么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缺少系统性与专业性。“对于在校教育,更重要的不是交给学生多么牛逼的技术,而是对行业的系统概念,这个对学生的后续发展非常有帮助。技术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靠自学”。
莫立表示,在影视人才培育方面,未来校企合作的空间是非常大的,这也是目前学校所需要的。“高校老师理论基础比较丰富,技术上可能会弱一点,如果能双方合作,老师给出课程规划的想法,邀请行业精英或者专家做技术和课程的指导,这对于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是非常有利的”.
“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是我今年年初向公司提出的想法,阿虎非常支持,而且还和我一起探讨了更多的思考。”莫立透露,构建一个行业培训平台,其实早在他们刚进入湘潭电视台工作时就有了这个想法,但当时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我觉得,现在是推出这个平台最合适的时候”。
说起这个,莫立和我们聊起了近两年上映的几部大片,其特效都是国内团队制作的,这说明国内越来越重视视觉效果,影视制作行业的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好。
正是这种背景,才促使莫立要尽快将这个教育平台搭建起来,为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储备更多的技术人才。“这个不是说我们做的事情有多宏大,我们只是想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个平台,找到一个更人性化、个性化、娱乐化的学习环境。”
莫立表示,未来这一平台还将注重“场景化教学”,将技术制作与拍摄现场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理解一项技术在实际操作中要发挥的作用。“这一点,国外的孩子从小学就已经接触到场景化教学了,国内还需要走好长的路”。
链接——《精鹰课堂》系列图书
百台巡讲